Search

「對於剛成為住院醫師的我來說,要自己獨立完成一個研究,不管是臨床收案或是動物實驗,背後所要耗費的精力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「對於剛成為住院醫師的我來說,要自己獨立完成一個研究,不管是臨床收案或是動物實驗,背後所要耗費的精力和時間不是可以輕易負擔的。然而,現在透過健保資料庫分析來生產論文的門檻越來越高,#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 儼然成為研究起步者的必備技能!」(奇美醫院 麻醉科 鄧宜家 醫師)

蔡校長開場的一句話,說明這個工作坊的核心理念:「這堂課的目的,是要讓大家進入學問的森林中 #採完香菇(生出論文),再全身而退,不要被毒蛇猛獸吃掉,也不要採到毒菇,而不是要讓大家成為森林學者。」

這種「#以成果為導向」的學習方式,貫穿了整天的課程,在這樣的學習架構底下,每堂課都只教必學的重點,只聚焦在發表文章必備的部分;#統計軟體 當然選 CP 值最高的。

👁‍🗨 把困難的寫論文一一拆解,就沒那麼難了。

曾秉濤醫師不藏私幫我們把統合分析的文章拆解成 #四大步驟,將架構化繁為簡,沒有複雜的理論,只有一定會用到的實際概念,這些清楚的流程使我更了解統合分析的架構,日後寫作時可以無痛上手。

而 #互動實作 這堂課真的設計得非常好,只要照著手冊上 step-by-step 操作,從載入資料、統計分析到輸出圖表,短短兩個小時就讓我從無到有,跑出一張又一張精美的圖表,無痛完成整篇論文的 tables and figures,學習超有效率。

搜尋文獻、#專有名詞介紹這兩堂課,原本以為艱澀難懂,一定會打瞌睡,卻意外絕無冷場。張凱閔醫師擷取 meta-analysis 重點中的重點,深入淺出的介紹一定要會的專有名詞,讓我不會被龐雜的統計名詞大海淹沒。

而曾秉濤醫師用深入淺出、#以發表為導向 的觀點來分享,幫我們建立非常有效率的搜尋模式,依據要做的主題冷熱門程度,分為兩種不同的搜尋流程,讓我能更快速上手,也減少在 screening 中花掉的龐大時間。

綜觀工作坊一整天的課程設計,整體讓我非常驚豔。每一堂課的時間控制、上課節奏都設計得十分用心,即使是講解艱深的統計方法,但透過拆解龐雜的步驟、運用簡潔的簡報和圖表,讓一整天的上課效率都超好,真是一堂令人身心靈都舒暢的課程!

🔸 11/7(日)統合分析工作坊 #全新梯次
https://meta-analysis.innovarad.tw/event/
免收案、免 IRB,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!

🎯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,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。

☑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
☑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
☑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
☑ 互動實作:完成一套 Meta-analysis 圖表
☑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
☑ Meta-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
☑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


Tags:

About author
實用型互動工作坊 高品質大型研討會 http://www.innovarad.tw/
實用型互動工作坊 高品質大型研討會 (用「心」的新思「惟」)
View all posts